往年这个时候一般会出一篇“年度十佳院线电影”,聚焦在国内院线上映过的好电影。虽然在这个流媒体时代,上线即是上映,大家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影视作品,但是我依旧坚持大银幕永远是遇到一部电影最好的方式。
不过众所周知,今年国内的电影市场并不太好过。虽然年初元旦、春节档,一片欣欣向荣,《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如期拿下高达40亿多票房。可接下来的一整年,电影市场被疫情完全打趴下了。
疫情反复,电影院无法正常营业、华语电影产量不足、外语电影引进困难,种种艰难之下,暑期档、国庆档,一直到现在的贺岁档、元旦档,几乎每一个档期都报废,包括即将到来的春节档,到现在也只有三部电影定档而已。虽然如今防疫政策已经放开,但是遍地都是阳性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愿意冒着风险去看一场电影。《阿凡达2》上映14天,至今票房没有过10亿,便是明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想从今年院线上映的电影中选出十部最好的作品,实在太难了。翻遍了今年所有上映的院线片,就算把要求放得再低,也无法挑出十部能够看得上眼的电影。所以今年稍微扩大一下范围,不再局限于院线电影,而是以全球新片作为对象,挑选出“2022年度十佳”。
这样一来,视野豁然开朗,突然发现就算受到了疫情影响,电影行业一片暗淡,但是2022年可能是近几年以来新片质量最高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大概看了130部新片,大概占今年所有观影的三分之一。这里的新片指的是2022年上映的电影——可以是在电影节上首映,也可以是院线公映,也可以是流媒体上线。从数量和占比上来说,基本和过去几年看过的新片持平。
从质量上来说,130部新片中,没有给出一个五星,四星之作28部,一星电影9部,可见今年的新片质量整体比较平均。当然,也可能是随着年龄渐长,喜好上没有那么极端了。
总之,从这些今年看过的新片中选出10部最佳作品,还是挺容易的一件事。尽量客观,但也难免带有主观情绪。十佳作品不分排名,只是一个个人观点的推荐而已。
Dir 斯皮尔伯格
一直说可能导演到一定年纪,就会想拍出属于自己的《阿玛柯德》,作为自己半生故事的总结,让观众看看自己的创作历程。作为导演自传性电影,费里尼的《阿玛柯德》绝对是当中的一流作品,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这几年有很多导演都在做这件事,比如詹姆斯·格雷的《世界末日》、冈萨雷斯的《成都中国正规招聘代妈诗人》、肯尼思·布拉纳的《贝尔法斯特》、索伦蒂诺的《上帝之手》,以及本片《造梦之家》,属于斯皮尔伯格的自传电影。
这类型电影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在于,很多导演往往过于自我陶醉,沉迷在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个体记忆之中,很多观众看完并无法获得共鸣。
但是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如此。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所获得多奖项、成就、票房足以让他躺在功劳簿上夸夸其谈,但是他没有。在这部《造梦之家》中,他甚至没有涉及自己功成名就之后的种种事迹,而是仅仅着眼于一个小男孩如何爱上电影这门艺术——从第一眼看到电影开始,到获得第一台8毫米,再到和同学一起拍出自己满意的电影,这样一步一步走进了电影的世界。
151分钟的电影,真诚质朴,情感细腻,可能是斯皮尔伯格最简单的一部电影,也是最动人的一部。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Dir 马丁·麦克唐纳
不久之前,跟朋友聊起英国的导演,开玩笑说英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会了美国人说英语,两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语言,导致英国好的导演都跑到好莱坞发展。比如希区柯克、诺兰,还特别提到了马丁·麦克唐纳。
对于很多因为《三块广告牌》才认识马丁·麦克唐纳的人,可能无法相信麦克唐纳是一个来自英国的导演,父母甚至还都是爱尔兰人。因为《三块广告牌》实在太美式,维护家庭、有仇必报,明显是美国牛仔的生活作风嘛,哪里像个礼貌的英国绅士。
时隔五年之后,马丁·麦克唐纳拍了这部《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一下子洗干净了自己身上的美式味道,突然就变成了充满怪异的英式幽默。这部电影实在太怪异了,从剧情到配乐,从人物设定到镜头角度,处处充满怪异的气氛。但是这部电影又同样非常吸引人。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很多很简单的东西,才是最有效的。
塔尔
Dir 托德·菲尔德
虽然在上面煞有其事地写上了导演托德·菲尔德的名字,但其实这部电影完全是主演凯特·布兰切特精彩的个人秀。大魔王永远是你大魔王。她身上带有那种干练、强大甚至带有一些铁血、独裁的魅力,在本片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沉迷。当然本片的故事设定正是为了打倒她这种精英而存在的。
Dir 约瑟夫·科辛斯基
这有什么好说的。劲歌金曲又一辑,带走呼吸二十年。2022年了,还能看到这么Old School的大片,真的全靠阿汤哥的坚持不懈。同样其他阿汤哥明年的《碟中谍7》。
Dir 米夏埃尔·艾斯
可能是因为今年的现实生活实在太痛苦了,所以今年开始不喜欢那些严肃、正经、宏大、深刻的东西,开始喜欢一些轻巧、细微、完全不宏大,可能一闪而过再也不回来的情绪。
这些东西很多时候都能从日本电影中找到。不过法国人今年也拍了不少这种轻松、浪漫的作品。比如《阿娜伊斯爱情》、《南法撩妹记》、《所言所行》、《奥林匹亚街区》,以及这部《巴黎夜旅人》。故事都很简单,主题也一般都很轻松,跟所谓的深刻完全搭不上边,当然跟刺激、宏大也没什么关系。
但就是这样一种舒服的感觉让人着迷。偶尔也想过上这种喜悦会油然而生的日子啊。
小说家的电影
Dir 洪常秀
洪常秀的电影当然也属于上面说的这种类型,简单、轻松、迷人。相比于他今年的另一部新片《塔楼上》稍显复杂的时空关系,这部《小说家的电影》更加直接。两次相遇,三场对话,一次告白,用拍电影的方式去讲一个拍电影的故事,最容易不经意间流露出真实的感情。
Dir 张律
张律是近几年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导演。同样是一个极简主义,但又带着大量含糊不清的指代而著称的导演。长年在韩国的生活、教学、工作经历,让张律在看待东亚文化圈有一种更加广阔、水溶交融的视角,常常会把中、日、韩一脉相承的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他2019年的电影《福冈》中,他直接让来自三个国家的角色语言互通,中日韩语之间不用翻译,各说各话,却能够互相理解。再加上村上春树、弗朗西斯、金瓶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像是一场跨时空的和解。
近几年张律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到了中国,《漫长的告白》也是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一对北京兄弟,前往日本柳川寻找一位共同的初恋。很简单的故事,剧本也处理得也很简单,无非见面、散步、聊天,说一些往事,然后道别。这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清冷、疏离气质,让人着迷。不过本片入选十佳,估计会引来一些争议。
Dir 乔治·米勒
本片入选十佳估计也会有一些争议。虽然从观赏性上而言,《三千年的渴望》和乔治·米勒的前作《疯狂的麦克斯4》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认为从创作性上来说,其实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疯狂的麦克斯4》以非常疯狂的视觉效果呈现了一个末日废土的世界,而《三千年的渴望》以非常冷静、理性的视角看尽了三千年的渴望,重新架构了一个阿拉丁神话。从最初的故事,向精灵许愿祈求财富、权力、力量,到后来的祈求知识、理论、智慧,一直到毫无所求。乔治米勒以极其绚烂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过这个故事。
宿敌
Dir Dijo Jose Antony
虽然说今年不喜欢一些沉重的东西,但是这部印度电影《宿敌》依旧能够触动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现实主义题材,话题涵盖我们所关注的所有问题:性别歧视、学术权力滥用、操控媒体、程序正义、全民性的愤怒,格局由小及大,最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0万湖会议
Dir 马蒂·格肖内克
又一部现实主义佳作。故事讲述德国纳粹在开始屠杀犹太人之前,开会讨论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的方式、更少的抵抗来实现杀完整个欧洲的犹太人。纳粹们个个脑子灵活、精于计算,当然想出很多高明的方法,比如毒气室。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在于,你以为你只是集中营中一个打字员而已,但其实你同样要为屠杀犹太人负责。
除了电影之外,还有一些影视剧作品,比如剧集、纪录片以及动画,需要特别提及一下,都是2022年度非常优秀的作品。
特别提及剧集:《风骚律师 第六季》/《怪奇物语 第四季》/《龙之家族》
特别提及纪录片:《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火山挚恋》
特别提及动画:《四叠半时光机》/《万神殿》/《赛伯朋克:边缘行者》/《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平家物语:犬王》
最后稍微分享一下年度观影十佳,这里的范围不再聚焦于2022年,而是从今年看过的所有电影中选出最喜欢的十部,不分年代、区域、是否公映,非常主观,绝不客观。
《血光光五人帮》
《少年吔,安啦!》
《在世界尽头相遇》
《飞一般的爱情小说》
《爱的旅馆》
《啊,荒野(上、下篇)》
《世界上的某个地方》
《流浪艺人》
《坏中尉》
《你的鸟儿会唱歌》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聘代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