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丢钱就想起一件很搞笑的事情。小时候住在农村,家家户户除了地里庄稼,基本都会养猪来补贴家用。每天割猪草辛辛苦苦喂一年再卖掉。卖一头猪的钱在那时候可是大数目,基本是我爸三个月的工资。记得有一年卖猪,大人们一通忙活,算完账后我妈把钱放在桌子上就出去跟大家一起把猪抬到拖拉机上。
就这一会,等我妈再回来,桌上的钱没了。我妈都蒙了,赶紧喊来我爸到处找,他们左思右想,也没人来家里啊,就这两间房钱能丢哪呢?最后他俩把目光锁定在吃瓜群众一样的我身上。可能因为我那时候太小了,也就三岁吧,他们一开始都没想到我。直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我妈只能决定从我这里入手,于是两个人循循善诱,各种哄骗,我还是一脸懵逼。经过很长时间的解释跟演示,我终于把我爸妈带到屋子角落里一个很隐蔽的洞里,最终我爸妈在那个洞里掏出了卖猪的钱,现在想来很可能是个老鼠洞。
对于三岁的我而言,无知者无畏啊,那么多钱根本不带怕的。但是对于一些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就知道丢钱可能意味着什么。而面对孩子丢钱这件事不同家长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妈妈,我不小心把钱丢了”,妈妈的回答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我们家住的地方离学校不远,下午四五点钟就是孩子们每天放学的时候,有的时候正好带着我女儿去附近超市买东西,就会看到小学生们像潮水一般涌出来,到处都是叽叽喳喳。但是有一次在那样人声鼎沸中,却依然听见一处异常嘈杂,人群也似乎有点集重庆代妈酬金中。
看到一个妈妈情绪非常激动的在说些什么。原来是她孩子早上上学的时候带了一些钱买东西,妈妈应该嘱咐孩子放学带回来,但是孩子把钱丢了。那个妈妈越说越激动,也不管是不是有很多人,不停地抱怨孩子不懂事,甚至说是不是孩子故意把钱花了。那个小孩已经彻底蒙了,只知道哇哇的哭。人群中有人拉住那个妈妈说,“这里这么多人,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什么事回家慢慢说”。我女儿只有三岁半,她看到这样的场景,只知道一个妈妈生气了,一个小朋友哭了。她问我,阿姨在干什么?小朋友为什么哭啊?我说,小朋友把钱丢了,妈妈有点不开心。我女儿小心翼翼地问我,那我以后把钱弄丢了,你也是这样吓人吗?
听到孩子这样说的一刻,我内心是有点难受的。我不想让我的女儿有这样的经历。我看着她说,妈妈会说,“宝贝,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这些钱是爸爸妈妈上班挣来的,它们有很多其他更有意义的用途,希望你能保护好妈妈交给你的钱,就像喜欢的苏菲亚公主那样”。没有孩子愿意在这样的场合下被妈妈那样斥责,这件事有可能会让那个小朋友记一辈子。或许,那个孩子还会想,太丢人了,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钱是不是比我重要。其实,我女儿未必懂得我到底说的什么,但是她知道自己喜欢的那个苏菲亚小公主,总是会努力克服困难保护好自己的东西,知道爸爸出去一天就是去工作挣钱。
父母骂一通后,孩子究竟会怎样?
1.自卑
很多父母都是从穷苦日子过来的,他们像小时候被自己父母教育的那样,在钱上苛刻一点,才能让孩子知道钱的重要。孩子对金钱没有概念,但是父母的态度让他们觉得,我不配拥有。这样的自卑是骨子里,长大很难再弥补。
2.懦弱
除了丢钱,孩子还可能会丢钥匙、丢书本、丢衣服、丢水杯等等,是不是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一样的骂一通呢?但其实这样的方式并不仅不能帮助孩子下次不丢东西,反而会让孩子遇事变得畏畏缩缩,比起怎么解决问题,他更担心别人怎么骂他。
那孩子丢钱,到底该怎么办?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建立孩子金钱观和责任感的机会。
首先,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让孩子知道钱是劳动所得,是爸妈上班挣的,就像学校老师给大家上课也会拿工资、叔叔卖冰棍挣钱那样。
其次,遇到事情勇敢面对。丢钱确实很可惜,但却是可以弥补的事情。钱已经丢了,那么就想想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比如一起收集纸箱、塑料瓶,一起帮父母做一些平时不需要你做的事,以此来换取钱。
最后,告诉孩子金钱的真正意义。金钱可以帮助我们买到很多需要的东西,可以住得更好、吃得更好,但是金钱始终是工具,不是我们人生的目标。
总结:教育家默克尔说过,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金钱问题始终贯穿孩子一生,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丢钱被骂一通那么简单。金钱观,也是人生观,它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看待金钱和人生的关系。除了金钱教育很重要外,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问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榜样。父母遇事的处理方式就是孩子以后遇事的处理方式。父母本应是孩子永远的支持者。下次孩子再遇到难题或者困难,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聘代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