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的:你去做的时候,总会面临很多痛苦、压力、烦恼、困难,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反过来,当你把它做到一定阶段,获得一定成果时,你也可以从中收获大量的正反馈、满足感、成就感、胜任感……
并且,这种正面的收获,往往跟先前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 大脑总是会通过「比较」来主导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解读。你在做它的时候越痛苦,那么你在收获的时候,就会越满足。
但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往往会被这种痛苦、压力、烦恼、困难所吓倒,面对事情的时候踌躇不前,不断犹豫、彷徨,让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最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也失去了从中获取反馈、感受成长的机会,而只是兰州代妈标准「赶着把它做完」。
做完后,它给你带来的,也往往不是成就感、满足感,而是一种脱力的疲惫感:我终于把它做完了,实在是不希望有下次了。
久而久之,这就会造成一个负面循环:越被恐惧吓倒,就越容易裹足不前、拖延时间,于是做出来的成果就越差,对自己的正反馈就越低、负反馈越高,下一次就更容易被恐惧吓倒……
这种现象,就叫做内耗。
为什么人会有内耗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脑有节省资源的需求。所以,一切需要消耗资源去应对,同时又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奖赏的事情,大脑都是排斥的。
这种排斥,直接反映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就是种种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里面,最显著的,就是恐惧。
恐惧什么呢?无非这三种:直接的威胁,不确定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在恐惧的驱动下,我们会倾向于什么呢?倾向于让造成恐惧的问题从我们脑海中消失。
那么,一般就是两种策略:要么,直接通过行动去消除它,这是行动策略;要么,去做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从而忽略它,这是回避策略。
行动导向者倾向于采取行动策略,通过消除、削减问题,来摆脱负面情绪;反之,状态导向者则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负面情绪,从而暂时摆脱对问题的担忧。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回避策略能够对解决问题起到任何帮助吗?并不能。它只能给你一个「我摆脱它了」的幻觉,让你在这种虚假的安全感里面继续生活。
这就是状态导向最大的问题。状态导向者会想,我现在状态不好,所以我先去做点别的,等到状态好了,我再去处理它。
但实际上,你的「状态不好」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问题的存在本身。只要问题还在那儿,没有改变,每当你面对它,你就总是会感到恐惧。
也就是说:你只是无限地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后延而已,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更进一步讲:造成我们疲惫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脑海中种种「未完成之事」。
哪怕你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不要去想,但只要问题还存在,它们就一定会在你脑海中形成残余,不断地占据着你的后台,啃噬着你的精力,让你不由自主分心去想,于是,使你感到心力交瘁、精疲力尽……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状态只会变得越来越差,又遑论「等到状态更好时去处理」?
但事实上,这些恐惧是真实的吗?
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不是。
大脑有一个能力:敏锐地识别并凸显环境中的威胁。在进化的过程中,它非常有用,因为它总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威胁,应对环境的变化和危险。
但也正是因此,这个功能变得越来越敏感。一旦你面临一个陌生的情境,它就会启动。然后,它会着重注意到那些危险的、困难的、陌生的细节,并把它们放大;反之,把那些简单的、可行的、和缓的细节尽可能缩小,来尽可能对大脑「示警」。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信使,会对前方的危险添油加醋一番,再传达给大脑的决策中枢。原本可能只有 20% 的威胁度,经过它的加工,可能变成 200%。
这就叫做「灾难性想象」。
原因非常简单:在远古时代,遇到一次危险可能就死了,但「不行动」或「少行动」,至少不会让你立刻送命。因此,大脑总是倾向于不行动、少行动,尽全力保护自己。
因此,我们会有种种「非理性」的特性。比如,比起收益,我们会更不愿意受到损失。哪怕期望的收益大于损失,我们也会以「避免损失」为第一优先 —— 亦即「损失厌恶」。
在进化过程中,这是非常合理的大脑天性。
但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形就不适用了。在现代文明里,威胁和收益变得更加对称:受到危险至少不会让你死亡,但不行动很容易错失时机。因此,我们的优势策略,也不再是「少行动」了。
但大脑并不知道这一点,它依然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不断地通过「恐惧」来让我们停下脚步,裹足不前。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恐惧,都来源于我们的想象。我们所恐惧的并不是问题真实的样子,而是它们投射在我们心上的影子,被我们过往的失败经验和妄想所无限放大。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不行动,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困难在阻碍你。
你只是被你内心的想象,拖住了脚步而已。
你可能会发现,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拖延的本质。
如何理解拖延?事实上,就是两个变量:一件事情所带给你的恐惧(阻力),以及你能从中获取的收益(动力)。动力大于阻力,你就会去做;反之,你就倾向于拖延。
然而,因为内耗,导致你拖延的这段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没有做出任何「有用的事情」 —— 这才是我们需要避免和纠正的地方。
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果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厌烦,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满了迷茫,如果你想给自己一个改变自我命运的机会,不妨来关注由中美集团董事长、成为自己六大秘密创始人陈永先生创办的中美集团陈永工作室推出的《成为自己六大秘密》核心培训课程及系列创新成果,《成为自己六大秘密》不凡人生大学堂,目前正在推出的成为自己读书汇,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线上线下开办,成为卓越不凡的自己国际夏令营也正在火热进行中,成为自己六大秘密它将让你真正掌握解开成为自己六大秘密的钥匙——积极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为自己的秘密、人生责任的秘密、爱的真谛的秘密、生命意义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现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巅峰成就心理学:成为自己六大秘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聘代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