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微信号码
微信号: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以上二维码 或 手工输入以上微信号加我
一定要告诉我【从聘代妈看到的】否则拒绝
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无锡聘代妈 -> 蒙牛,无锡代妈微信群追不上伊利
蒙牛,无锡代妈微信群追不上伊利
【应聘提醒】 凡是以任何理由向求职者收取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请保持警惕!建议多家咨询对比,寻找有通过身份证+执照验证的招聘信息。
独家广告赞助商
会员级别: (到期时间:终身)
置顶情况: 未置顶
公司名称: 圆梦孕妈
认证情况:

未上传身份证+营业执照

未通过身份证+营业执照认证

应聘电话:
13280617512 圆梦孕妈 [查看发帖记录]
打电话给我时,请一定说明在  无锡聘代妈  看到的,谢谢!
联系微信: 13280617512
  • 只要会打字,动动鼠标、传点图,就能在1分钟内拥有自己独立的聘代妈站(PC+手机版)点击右侧立即入驻 →
点击注册图片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香梨

  前不久,蒙牛(HK 2319)又刷了一波存在感,与茅老大战略合作了一款新产品——茅台冰淇淋。据说,开车之人要谨慎食用。

  很奇葩。不过,今天并不是要介绍这款冰淇淋,而是想聊聊蒙牛。

  在大家印象中,蒙牛和伊利几乎二分了乳制品的天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产品大差不差

  从财报来看,液态奶(牛奶、酸奶、乳饮料、鲜奶的统称)是伊利和蒙牛的核心业务,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高达68%、83%。

  而在液态奶这个领域,蒙牛已然落后于伊利。

  来源:同花顺,伊利(左)蒙牛(右)

  拉长时间轴来看,就会发现蒙牛和伊利,这对冤家很有意思。伊利的成立时间要早于蒙牛,但之后推出的几大爆款产品,几乎都在跟着蒙牛的脚步走。

  比如:

  蒙牛处处占尽先机,早些年,其液态奶收入规模也一直在伊利之上。

  来源:公开数据

  但是,自2012年起,伊利与蒙牛的差距明显开始缩小。到2015年,成功反超。时至今日,差距逐渐扩大(参见上图灰色这条线)。

  这个过程,说明了一个问题。液态奶这个行业,不存在什么壁垒。你能做的产品,我也能做。

  或许有人认为,生产乳制品,奶源还是很重要的。没错,但是对于伊利和蒙牛这种量级的企业而言,必然都有一定手段控奶源(主要是股权投资↓)。在这点上,其实拉不开太大差距。即便有差距,在消费者层面,也没有这么清晰的认知。

  二、品牌渠道定天下

  那么问题来了,亦步亦趋的伊利,凭什么能够反超蒙牛?

  很简单,虽然产品大差不差,但是蒙牛输在了品牌和渠道上。

  1?品牌力

  先来看品牌。

  伊利有三大爆品。伊利纯牛奶、金典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2021年,这三个系列的产品,年销售规模均已超200亿级。

  反观蒙牛,虽然特仑苏、冠益乳、真果粒的销售额,均高于伊利的对标产品。但其中,只有特仑苏达到了200亿级(蒙牛纯牛奶数据未知,推测也应在200亿级)。

  蒙牛打造的纯甄酸奶,要比安慕希早上市,但2021年终端销售额却与安慕希差了上百亿。

  事实上,蒙牛和伊利液态乳的收入差距,其实也就几十亿。这就意味着,蒙牛和伊利之间,可能就差了一个安慕希。

  而这种差距反映的其实是,蒙牛打造爆品的实力,逊于伊利。

  2?渠道力

  最关键的是, 2022年上半年,蒙牛销售费用率高达26.63%,而伊利只有18.34%。而且,比较绝对规模,蒙牛这些年花出去的销售费用,比伊利也只多不少。

  来源:公开数据

  为什么蒙牛花了更多的钱,却远没有达到伊利的品牌效果?

  进一步拆分明细来看,2022年上半年,伊利销售费用116.39亿,其中广告费74.55亿。而蒙牛,上半年销售费用虽高达127.1亿。但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营销费用,只有45.455亿。

  也就是说,蒙牛拿去打广告的钱,根本没有伊利无锡代妈微信群高。

  来源:蒙牛2022年半年报

  那么蒙牛的销售费用去哪了?

  这个问题,结合二者的渠道差异,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

  伊利对渠道采取扁平化管理,而蒙牛则采取大经销商模式。大经销商模式下,开疆拓土都由经销商完成,前期投入少,扩张快。但同时,蒙牛十分依赖大商,大商也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这个路子跟茅台很像)。

  所以,蒙牛那些不知所踪的销售费用,极有可能用在了维系渠道上。

  三、多元转型被吊打

  综合下来,蒙牛品牌力不如伊利,导致营收规模低。渠道力不如伊利,导致销售费用高。只有创新力在线,却没什么壁垒,被伊利频频照搬。

  在液态奶赛道,蒙牛输得彻底。

  然而到这还没完。伊利和蒙牛的较量,不只有液态奶。

  拆分营收构成来看,奶粉、冰淇淋已分别成为伊利和蒙牛的第二、第三大业务板块。

  来源:2022年上半年公开数据

  奶粉赛道,伊利旗下有金领冠,今年1月,又收购了澳优(HK 1717,国内市占率第六)52.7%的股份。蒙牛则是先后收购了雅士利、多美滋中国业务、贝拉米,进而也切入了奶粉赛道。

  只是从数据来看,上半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营收规模120.71亿,而蒙牛只有18.94亿,差距相当明显。

  至于在冷饮市场,伊利的市占率也一直吊打蒙牛。

  总体而言,蒙牛本就赚的少,销售花的又多。上半年,伊利净赚61.33亿。而蒙牛只有37.51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局面,绝非小小的茅台冰淇淋,就能扭转。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聘代妈看到的,谢谢!
相关无锡聘代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