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微信号码
微信号: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以上二维码 或 手工输入以上微信号加我
一定要告诉我【从聘代妈看到的】否则拒绝
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无锡聘代妈 -> 为什么他总是说我无理取闹?看见关系里的恶性循环八无锡代妈待遇
为什么他总是说我无理取闹?看见关系里的恶性循环八无锡代妈待遇
【应聘提醒】 凡是以任何理由向求职者收取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请保持警惕!建议多家咨询对比,寻找有通过身份证+执照验证的招聘信息。
独家广告赞助商
会员级别: (到期时间:终身)
置顶情况: 未置顶
公司名称: 圆梦孕妈
认证情况:

未上传身份证+营业执照

未通过身份证+营业执照认证

应聘电话:
13280617512 圆梦孕妈 [查看发帖记录]
打电话给我时,请一定说明在  无锡聘代妈  看到的,谢谢!
联系微信: 13280617512
  • 只要会打字,动动鼠标、传点图,就能在1分钟内拥有自己独立的聘代妈站(PC+手机版)点击右侧立即入驻 →
点击注册图片

  「你为什么都不理我?」你说,满肚子委屈,而且期待他能够安抚你。

  「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好吗?」可是他并没有安抚你,反而还认为你才是做错事情的那一方。

  「好啊那干脆都不要讲啊!」你累了、想说算了、随便好了。可是心里还是有一点点期待,期待他能够抓住你、来跟你讨论。

  「随便你!」没想到他也放弃了,所以你觉得更失望。

  上面这样的互动模式熟悉吗?你也常常跟对方在吵架之后冷静一阵子,然后好像又若无其事地和好,可是你知道心中的某一部分「并没有好」吗?那没有好的,究竟是「哪一个部分」呢?

  这几天读「情绪取向伴侣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EFT)[1]的时候读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做「恶性循环八字图」,精确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感情里面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争吵的剧本,两个人都受伤、两个人都失望。同时也说明了,在彼此争吵过后,那个「没有好」的是什么。

  一个追一个跑的组合

  先前我在许多文章都谈过,关系里面常见的其中一种配对是「焦虑依恋」跟「逃避依恋」的组合(俗称焦逃配),前者很缺乏安全感、很需要对方的保证、很害怕被丢掉;后者很讨厌被黏住、很需要空间、遇到事情的时候,可能不想讨论、只想要逃跑。当然,这是两种极端的状况,也有可能两个人都是安全依恋,但一个人表现出「比较像是焦虑依恋」的行为,另一个人表现出「比较像是逃避依恋」的行为(因为这两种行为反应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比方说甲比乙出现更多逃避行为,或者是乙比甲出现更多焦虑行为)。不论是前面的哪一种情况,我们都把它称之为关系里的追逃模式(pursuer – withdrewer )──表现出焦虑依恋般行为(追逐)的那一方很想要讨论、很想要抓紧对方把事情讲清楚,因为他们无法容忍不确定性;表现出逃避依恋般行为(逃跑)的那一方觉得觉得又来了、不想讨论,只想赶快结束话题、逃避冲突。

  这种模式辛苦的地方在于,往往两个人会大吵一架之后、可能会冷战或者是不说话一段时间,然后隔一阵子,透过一方示好、做爱(吵后炮)、或者是其他方式又和好了,可是关系当中真正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下次还会爆发同样的恶性循环。这篇文章想要透过情绪取向伴侣治疗的「恶性循环八字图」来说明,在这当中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或许有机会可以看懂在你们之间发生的毒性轮回。

  恶性循环八字图

  据小弟不才的了解(你可以看下图右边withdrawer ,顺时钟方向来理解)[2],每个人的(A)「表面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B)「深层情绪」、深层情绪后面通常会有一个跟(C)「依恋讯号」有关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往往会被某一个(D)「痛点线索」所促发。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方的表面行为A会踩到你的痛点线索D,于是就会形成所谓的恶性循环。

  如果上面这段看不懂,你可以参考这张图,并且看下面这个例子(根据英文字母后面的数字1→2→3→4→5→6→7→8来阅读,顺序上面会比较清楚)。假设一个逃跑者跟一个追逐者正在吵架,追逐者说:「你为什么都不回我讯息、也不已读?」,逃跑者听了回应说:「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好吗?」,这背后可能涉及下面一系列的心理历程:

  [左边Pursuer]

  A1:「你为什么都不回我讯息、也不已读?」[表面行为]

  [右边withdrawer]

  D2:(你根本不了解我,我明明无锡代妈待遇在忙,而且你还要一直管我)[痛点线索]

  C3:(我好想要逃跑)[依恋讯号]

  B4:(我觉得很窒息、我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我觉得你不理解我的感受)[深层情绪]

  A5:「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好吗?」[表面行为]

  D6:(你把我推开、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痛点线索]

  C7:(我好想要抓住你)[依恋讯号]

  B8:(我很怕你把我丢掉、我怕你不要我了,我觉得好孤独为了报复,我也想让你尝尝孤独的感觉!)[深层情绪]

  A1:「好啊那干脆都不要讲啊!」[表面行为]

  上面就是8字图恶性循环的过程,我们其实还可以无限往下延伸,直到某一方放弃沟通、甚至觉得累了离开现场。如果你觉得这个过程和你们相处的时候有87分像,那么光是看懂这个8字图,就有机会解开你们之间的结。

  恶性循环的切断

  在关系心理学当中经常会提到「循环」(cycling)的概念,表面上看起来很不容易解决,但实际上只要有循环,就有机会解开。在具体操作上,其实只要做到下面三个步骤,就可以打破这个循环。下面粗体字的部分是你可以背起来的句型,底线的部分可以填入当下的状况(这个例子是用逃跑者withdrewer的观点):

  1.发现并且表达自己在进行某一个「表面行为」时,踩到了对方的什么「痛点线索」,而后面的「深层情绪」跟「依恋讯号」又是什么。典型的句子像是「当我没有回覆你讯息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孤独、被丢掉、很害怕我不要你,是这样吗?」

  2.尝试表达对方的「表面行为」出现之后,你自己背后的「深层情绪」跟「依恋讯号」是什么。典型的句子像是「当你责怪我没有及时回覆你讯息的时候,我就会觉得窒息窒息、我会想要有自己的空间,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3.找到彼此的「痛点线索」,安抚对方的情绪,然后讨论出比较好的互动模式。典型的句子像是「当我没有回覆你讯息的时候,可能代表我在忙碌、而不代表我不在乎你,我会需要自己的空间。你觉得像这种时候可以做什么,让我们彼此都觉得比较舒服一些?」

  改变的三个阶段

  当然,看完之后你可能会说:「讲起来都很简单,做起来很难,而且真正遇到冲突谁有办法这么理性的说话?」所以真正容易操作的三个阶段通常都是:

  (1)事后讨论→(2)当下发现→(3)练习暂停。

  (1)事后讨论:一开始你们可能只能在冲突之后,两个人冷静的阶段,好好讨论上面这张图,然后思考看看下次可以怎么做。

  (2)当下发现:经过几次事后讨论的经验,后来你会发现,两人比较有机会在冲突发生的时候,就看见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因为积习难改,可能还是会按照以往恶性循环的模式发展,这时候不要觉得太气馁,毕竟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秘诀,就在于要给彼此多一点时间。

  (3)练习暂停:几次之后你们可以彼此研发出某一个暂停的手势(贴图也可以),或者是其中一方直接可以说:「宝贝,等一等,我们似乎又进入了恶性循环了耶。我们可以先彼此冷静一下,然后事后再来讨论吗?还是你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先暂停冲突、避免冲突恶化高升,然后进行(1)。

  几次下来之后你会发现,双方在这段感情里面似乎都比较清楚彼此在做什么、感受是什么,以及真正的恐惧是什么。一般来说我们都会担心冲突是不是不好的,可是当冲突过后,这种「对于彼此情绪的了解」,反而会增加彼此的亲密感。

  在感情里,我们经常会担心对方是不是不如我们在意对方一般在意我们,也可能会害怕对方过度掌控,而让我们失去了自由,有些时候我们为了避免这些可怕的事情发生,所以说出很多可怕的话、做出很多可怕的行为,本来是想要暂时获得某一种安稳的感觉,可是却不知不觉会把对方越推越远。如果两个人都在意这段关系,那么改变彼此的行为动态,或许就能够把原本恶行的反应型态,转化成一种相爱。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聘代妈看到的,谢谢!
相关无锡聘代妈信息